五大宗教基本介绍
泉州市民族宗教网 [2007-12-12 11:30] 【字体:

一、佛教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印度,当时以恒河流域为中心的古印度广大地区正经历着社会巨变。

通过频繁的兼并战争,众多部落逐步联合成一二十个独立小国家,武士阶层中的部分刹帝利在战争中崛起,上升为新兴的王族。伴随着生产力发展,商业繁荣起来,商业阶层中的部分吠舍经济实力增强。在意识形态领域,代表刹帝利和吠舍利益的“沙门(出家者)思潮”兴起,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各种沙门教派虽然在哲学思想、政治主张等方面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他们共同反对婆罗门教奉行的“吠陀(婆罗门教的经典)天启”、“(由婆罗门祭司主持的)祭祀万能”和“婆罗门种姓至上”。作为“沙门运动”一支的佛教,就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了。

佛教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在今尼泊尔境内),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释迦牟尼”是后来人们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

大约公元前2世纪左右,印度、中亚的商人、使者和移民沿着贯通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到达我国今天的新疆地区,然后经过玉门关、河西走廊到达内地。他们之中有佛教信仰的人,也把佛教带到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人内地的时间,历史上有很多不同记载和传说。一般认为,佛教是在公元前后,即在西汉末期到东汉初期传入汉地。根据《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注引《魏略》的记载,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大月氏信仰佛教以及与内地的交往来看,这个记载比较可信的。

从后汉末叶的桓、灵二帝(147189)开始,有关佛教的记载逐渐明确起来。

东汉时期,佛教在逐渐从上层社会向下层民众普及的同时,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其路线是自南向北延伸:以洛阳、彭城、广陵为中心,旁及颖川、南阳、临潼、豫章、会稽,直到广州、交州等地。

隋唐时期被称为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产生了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和密宗等八大宗派。

当佛教传入中国还处于译经阶段的初期,僻处东南海隅泉州,便有南安延福寺的创建。到了唐、宋,寺院遍布城乡,“满街都是圣人”,有“泉南佛国”之称。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共建有寺院庵堂800多座,有名称可考的近600多座,现存340多座。在佛教的几大宗派中,以禅宗为盛。历代名僧辈出,许多人有著作传世,被朝廷赐以封号者史不绝书 。近代传教海外,与东南亚各国发生了密切关系,在中外宗教文化交流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泉州僧尼有兴办公益事业的传统,宋、元时代修造了很多石桥,近代在施医赠药、养老育幼和兴办教育等方面享有美誉,现代又贯彻“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人间佛教精神,努力促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团结信徒投身“四化”建设。佛教至今对人民生活仍有很大影响。

二、道教

   东汉末年,太平道和天师道(五斗米道)等道教教团组织的产生,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形成。从先秦道家发展为汉代道教,经历了数百年之久,这是道教的前史。在道教产生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道家学说、巫鬼信仰、神仙方术等共同形成了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

道教的正式形成,在东汉顺帝以后。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黄老之学与神仙方术、鬼神迷信相结合的产物。东汉道教组织最初兴起于民间,主要有东方的太平道和西南地区的天师道两大教团。

经过清末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西方文化东渐的影响,道教在近现代进入了相对衰落的时期。但在民间仍有很大的影响。到了近代,据1926年北京白云观道士编写的《诸真宗派总薄》记载,截止于辛亥革命前的清末宣统年间(1909-1911),有传承谱系的道教分派共有86个。其中有正一、上清、灵宝、清微、净明等符箓道派,也有混元、吕祖、重阳、龙门、三丰等全真系道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道教成为我国五大宗教之一,享有宪法保障的宗教信仰自由。19574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中国道教代表会议,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会址设在北京白云观。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国道教协会恢复活动。在政府关心和道教界努力下,全国各地道教重要名山宫观得到修复,发还庙产,宗教活动恢复正常。

自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中国道教协会及各地方道协组织,继承和发扬道教优良传统,代表全国道教界合法权益,维护宫观名山,抚养年老信徒,积极捐助受灾民众和希望教育工程。并且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宗教政策,联络海内外爱国道教人士,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道教在泉州传播有着悠久历史,早在秦汉时代就有方士活动,其后历代有道教人物修隐于清源、紫帽等名山,留下了许多史迹。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现市区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白云庙(后世改称元妙观),随后又兴建了大批宫观庙宇和修真岩洞,多达数百座。道士多属正一派的火居道士,散处民间,也时有全真派的道士住于宫观岩洞。

泉州道教传播始于晋朝,盛于唐宋,明清以后逐步向世俗化,近代趋于式微。1979年后,中国共产党重申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道教呈复苏的态势,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宫观纷纷修葺翻建,恢复宗教活动。1995年成立了泉州市道教协会。

道教对泉州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过深刻广泛的影响,至今仍然留有痕迹,许多人家的婚丧喜庆仍袭用道教习俗。对音乐、戏剧等文化艺术和医学、建筑等方面都有过贡献。

伴随泉州先民移居台湾和到海外谋生,传统的道教信仰和习俗也移植到他乡异国,因此泉州又是道教文化重要的传播地之一,与海外交往十分频繁,分灵到海外的宫观信众来泉州祖庭谒祖进香者络绎于途。

三、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在我国,历史上曾称大食法、大食法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门、回回族等。明清以来,普遍称回教。1956年后,由穆斯林建议,统一定名为伊斯兰教。今日,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接近13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强,分布于117个国家的337个民族或种族中。在中国,有维吾尔、回等10个少数民族的群众信仰伊斯兰教,这10个少数民族成份的总人口近2100万。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起始时间,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但毫无疑问,不论是商人还是士兵,穆斯林在唐代已经进入中国。《旧唐书》和《册府元龟》都记载唐永徽二年(651)大食始遣使朝贡。史学界大多据此定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标志。

唐宋时期,哈里发帝国与中国都是经济繁荣之地。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和海上的香料之路,使两地保持着频繁商业往来。大食使节和贡使不绝于史书。阿拉伯、波斯商人更是络绎不绝。他们来中国后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明州并深入内地的长安、汴梁等地,从事香料、象牙、珠宝、药材等的贩卖,并带回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他商品。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唐初,便有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高徒来泉传教。随着海外贸易的繁荣,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大批的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来泉经商、游览,其中一部分人长期居留泉州,与汉人通婚,繁衍后代。元代是泉州伊斯兰教鼎盛时代,府治所在地曾建有清真寺七座,曾经出现“回半城”、“半蒲街”的盛况。现存的清净寺是中国最古老、最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著名大寺;灵山圣墓是海内外穆斯林景仰、朝谒的处所;现存约300方伊斯兰教石刻成为罕见的瑰宝。这些,是泉州与阿拉伯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是专家、学者宝贵的研究资料。泉州的伊斯兰教史迹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嘉宾、游客、瞻仰者。目前,泉州穆斯林分布在鲤城、晋江陈埭和惠安百崎(回族乡)等地。

四、天主教

天主教是广义基督教中的一个派别,其拉丁文名称Ecclesia Catholica Romana,在中文里直译为“罗马公教”,意译为“罗马天主教”,有时也被称为“旧教”。它与东正教、基督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在罗马境内形成后,随着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而逐渐分化为以希腊语地区为主的东派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主的西派。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前后,罗马主教逐渐成为整个西派教会的领袖,并逐渐形成教皇体制。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东派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自称“正教”(正统之意),即“东正教”。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稣基督,并尊玛利亚为圣母。它有一套等级分明的教阶体制,自称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中世纪时,成为西欧各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并把哲学、政治、法律等都置于天主教神学的控制之下。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在欧洲部分国家中丧失统治地位。其主要分布于意、法、比、西、葡、匈、波、美及拉丁美洲各国。曾于元代一度传入中国,后随元亡而中断。明万历年间再次传入中国。

明末,意大利人、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传教,采取尊重并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教新方法。利玛窦和他的同道们把基督教信奉的神译为中国的传统宗教观念中已有的“上帝”、“天”、“天主”,最后由罗马教廷定名为“天主”。这就是罗马公教在中国被称为“天主教”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基督教首次传入中国是在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派教士叙利亚人阿罗本从波斯来到长安译经传教。聂斯托利派传入中国,被称为“景教”。

13世纪下半叶,蒙古族统一全国建立元朝,原来流行于蒙古、中亚一带的聂斯托利派在中国内地恢复活动。罗马教廷也派遣传教士方济各、会士柏朗嘉宾、孟高维诺先后东来,把罗马天主教带到中国。

天主教传入泉州时间颇早。从明末在泉州出土的3方有关天主教的石刻考证推测,天主教传入泉州的时间可追溯到唐代,但无其他旁证。传入时间有史可考证者,前后至少有三次。第一次传入时在元代,泉州并且是管领江南诸路天主教的所在地。它随元军南来,又随元朝覆灭而湮没无闻;第二次传入时在明末清初,后因康熙皇帝禁止传教而濒临绝迹;第三次传入在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凭借势力涌入传教,活动遍及全市各地,曾经设立教堂、圣所32处,并创办了一批学校,但仅发展教徒1000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主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1979年以后,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活动逐步趋于正常。

五、基督教

基督教(新教)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产物。16世纪德国天主教神父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的一些做法,由此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的直接后果使基督新教从天主教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不同的宗派,其中最大的是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圣公宗。17世纪上半叶,欧洲出现了天主教与新教之间长达三十年的战争(16181648),这场战争以宗教矛盾开始,而后转化为政治斗争。1648年,双方最终签定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 “教随国定”的原则,大体规定了各教各宗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至此,宗教改革运动宣告结束。近代的基督新教发展是伴随着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列强的扩张而扩展到亚非拉等广大地区,使基督新教真正成为全世界性的宗教。进入现代,基督新教与世界各地本土文化相结合,使之更为丰富多彩。

基督教自635年(唐贞观九)传入中国至19世纪前后共四次,但前三次传入中国的基督教都不是基督教新教,惟有第四次,即19世纪初,基督新教才真正传入中国。

开始新教来华传教之先河的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他于1807年因伦敦会派遣踏上了中国领土。

自马礼逊来华至鸦片战争正是清帝国由盛转衰剧烈变化时期。在华天主教的礼仪之争发生后,康熙、雍正实施禁教政策。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以失败告终,被迫于1842年签定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除割让香港外,还允许英人在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传教,建教堂,由此打开了清帝国禁教令的缺口。此后的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以及1858年与英、美、法、俄四国签定的《天津条约》及1860年与英法俄签定的《北京条约》,规定了传教士不仅在中国沿海,而且在内地均享有购土地,置教堂的权利,中国的门户便彻底被打开,西方传教士蜂拥而至。

1980年中国基督教协会(简称全国基协)成立。它与全国三自爱国会(简称两会)密切合作,共同为办好我国自治、自养、自传的教会而努力。八九十年代中国教会在神学思想、组织建制和关系社会(包括伦理道德)三个方面的处境化作了很大的努力。1998年以来,中国教会又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神学思想建设,为走三自之路作为理论建设。

古基督教在唐代、元代、明代数度传入泉州。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新教)的一些教派也先后传入泉州。其中有英国长老公会、伦敦公会、美国归正教公会、美国美以美会(又名卫理公会)、英国安立甘公会(又名圣公会)。尔后,五个公会先后合并,于民国20年(1931年)统属中华基督教会闽南大会管理。闽南大会在泉州设有泉州区会、惠安区会及以后分出的永德大区会。此外,又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于1908年开始来泉州市区、惠安等地传播。基督教教会在泉州创办了一批医院、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泉州基督教徒多能响应吴耀宗等发起的“自治、自传、自养”三自爱国运动。1979年以后,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绝大多数的教产退还教会,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相继成立了各级教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