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由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福籽同心爱中华——福建省第六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福州精彩举行。我市选送的4个节目——舞蹈《峰峦如聚涧水长》、古筝重奏《扬帆竞游海丝路》、南音奏唱《暗想·梅花》、舞蹈《一围簪花一湾峡》成功入选本次文艺会演,入选节目数量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




舞蹈《峰峦如聚涧水长》由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生团队创作并演出,通过高山族青年农耕采摘过程中挽手合围、顿足踏歌,在劳作中互生情愫的画面,传递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景。古筝重奏《扬帆竞游海丝路》、南音奏唱《暗想·梅花》、舞蹈《一围簪花一湾峡》均由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师生团队创作演出。《扬帆竞游海丝路》将阿拉伯商队与各国使者的远洋足迹、海上商贸的喧嚣繁忙融入古筝旋律,生动再现泉州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带领观众感受民族融合、交流互鉴的繁华图景。《暗想·梅花》,以梨园戏和南音的独特表达方式述说主人公对情郎的思念和期盼,实现情感与旋律的完美融合,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一围簪花一湾峡》借助“簪花围”这个承载渔家人情感和记忆的文化符号,述说蟳埔渔家女子与台湾高山族男子相遇、相知、相许的海峡情缘,传递出海峡两岸各族同胞血脉相连的深情厚谊与盼望团圆的美好愿景。
近年来,我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做好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工作。先后投入600多万元用于支持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包括建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中心、打造展现民族团结风貌的文艺精品、建设民族文化展馆等,大力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生活,促进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持续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形有感有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1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