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四举措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
时间:2023-11-28 10:22 浏览量:

  泉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优化平台,丰富载体,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促使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一是着眼“全”,做到遍地开花。注重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按照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思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使各民族在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后报批5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10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区重点单位。在示范区、示范单位工作引领下,互学互鉴,共同提高,全市现已建成6个民族文化广场(正式命名)、13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4个民族文化展示馆和48个村级民族文化室,各级各类民族团结进步试点单位、示范窗口和“民族之家”等遍布各县(市、区)。

  二是着眼“新”,做到敢为人先。大力弘扬“爱拼敢赢、敢为人先”的泉州精神,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创新发展,打造一批泉州首发的民族工作示范点。针对泉港涂岭镇、洛江罗溪镇、仙游园庄镇毗邻而居、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人口流动性大的实际,设立全省首个联域邻里中心,常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做好各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针对晋江市成批外来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占全省90%以上,服务管理任务艰巨的实际,设立全省首个含外来少数民族原籍地派驻干部的多部门联合办公的“晋榴之家”,集外来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矛盾纠纷调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等功能为一体。探索高校民族工作新模式,在泉州师范学院设立民族工作室,挂牌“泉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

  三是着眼“优”,做到精品纷呈。对标党的民族工作政策,活化利用泉州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培育富含泉州气息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精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挥22处世界遗产点“旅游促三交”功能,在海交馆泉州申遗总展示馆挂牌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在吸引游客同时经常性组织各族群众看开元寺、访德化窑址、走洛阳桥……,持续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利用德化千年白瓷优势,组织百位国家级、省级艺术大师用陶瓷艺术作品诠释中华民族大团结历程,并收集122件作品在泉州丝路文化艺术展览馆长期展出。该馆挂牌“福建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基地”,成为各族群众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优质平台。

  四是着眼“实”,做到服务大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闽疆、闽藏、闽宁对口帮扶工作的决策部署,设立“刺桐博物之城”特色风情馆——闽疆文化馆、闽藏文化馆、闽宁桐悦文化馆,打造对口支援成果展示、招商引资、文化合作交流窗口,进一步深化东西协作,促进泉州与三地之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台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在金门供水工程山美水库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讲述“两岸一家亲、同饮一江水”的民族团结故事,持续增进两岸各民族友谊;在各民族乡村设立“台胞之家”,邀请台湾同胞来泉探亲、寻根、谒祖,密切亲情,促进融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