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佳节前夕,为确保节日期间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稳定,永春县委统战部(民宗局)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围绕“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目标,自9月中旬起组织开展了宗教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暨非法宗教出版物检查行动。永春县镇(乡)两级民宗干部联合对全县宗教活动场所及民间信仰场所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全力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场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安全责任。永春县民宗局制定《宗教领域“双节”安全检查方案》,部署相关工作,明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要求各乡镇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宗教团体及场所负责人履行主体责任。同时成立督查组,深入重点场所开展“回头看”,对前期排查的隐患整改情况逐一核验,确保问题“清零见底”。同时,要求结合秋季干燥、人流密集等特点,重点防范火灾、电气故障、踩踏等风险。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深化隐患排查。检查组围绕“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对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全方位检查:重点检查消防器材配备、疏散通道畅通、电气线路规范等情况。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发现灭火器配置不足,使用“麻花绳”电线等问题,当场要求更换并加强日常巡查。
检查组对宗教活动场所的阅览室、图书柜等区域进行全面检查,详细了解出版物的购买、受赠情况,对场所的出版物进检查。同时,通过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他们对非法宗教出版物的识别能力和抵制意识。
三是深化宣传教育,提升安全意识。检查过程中,检查组同步开展“安全宣讲进场所”活动、培训赋能,组织场所负责人及教职人员参加安全培训,通过案例分析、实操演示,讲解火灾预防、初期扑救、逃生自救等技能,累计培训20余人次,利用场所电子屏滚动播放安全提示,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
四是健全长效机制,筑牢安全底线。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日常监管,建立健全出版物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同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不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和 “回头看”活动,形成长效监管态势。
针对安全生产检查发现的6处隐患问题,县民宗局建立“清单化”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能立即整改的(如安全标识缺失、器材过期等),要求立行立改;对需长期整改的(如电路老化等),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由乡镇跟踪督办。同时,完善“双随机”抽查机制,节日期间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落实“零报告”制度,确保突发情况及时上报、快速处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1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