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重光寺
时间:2014-08-08 00:00 浏览量:

    重光寺位于泉港区南埔镇南埔村的重光山山脚,坐北朝南,正对着太白峰山麓低伏的山脊处。

    一条山径曲曲折折通向氤氲的重山深处,路边林草织锦,蝶乱蜂飞。山径尽头横着一座微黛的小山,山间岩石嶙峋百态,参天松柏爬满藤萝,重光寺这座古朴幽雅的禅寺半遮半掩于葱茏繁茂的林间,寺前的天然池塘水波粼粼,就仿佛是一幅宋人笔描的山水图画。

    据寺中清代石碑记载,重光寺始建于明朝泰昌年间,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重建。如今的规模乃1982年至1995年十年间,区佛教协会会长、寺中现任住持释文福多次奔波于海外集资,再次重建拓建的。重光寺四周环境清幽奇趣,背后山坡上怪石矗矗,乱石嶙峋。整座寺院有两座殿宇,皆石筑柱梁穿斗混合结构,硬山屋顶,共进深四间,两边各有双层护厝。

    重光寺的前殿宽约8米,长约10米。中央供奉着三世如来,连同莲花座通高2米多,金身闪光,瑞祥庄严。侧壁分别是两列别具一格的长方形玻璃佛龛,约高3米,里面配以各色珠灯,交替闪烁,流光溢彩,瑰丽堂皇。后殿与前殿衔接,两殿长度相当,其间的房檐未及处形成宽约3米的天井。经天井的七级台阶,便到后殿。后殿只有三墙,前面无墙亦无门,豁然洞开。后殿进深7米,祭祀如来、观音和关羽。正中的佛龛上方悬一方四周描绘绿叶莲花的匾额,上书“慈悲喜舍”。

    重光寺周围共有五处行楷碑刻。“问渠”二字刻于寺后的一块横卧于天然绿潭之上的岩石上。“知足常乐”四字铭刻于寺院右边山坡的石壁上,字迹朴实沉稳,浑厚有力,乃清代寺中僧人的自警之言。石旁松柏、榕树枝叶繁茂,每到春季,午后的阳光便透过密密层层的叶隙,穿过石缝,映射到寺前的放生池中,色彩斑斓,瑰丽夺目。古人谓此景为“松径岩扉”,并刻于石上。放生池与寺院围墙相连,是一个八条边的棱池,约有160平方米,题刻“鉴影池”三字于池边石上,现石刻犹存,字迹端庄,筋骨苍劲。还有一处碑刻在重光寺的后面的山岩上,为古留下的“石屏古寺”四字楷书。据说重光寺的前身是石屏古寺,建设年代在明代泰昌之前。寺院山门上那一对“历千劫而不古,阶万物以同春”的蝉联,似在欲说还休地流露出百年的沧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