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虚为实 知行合一—泉州宗教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取得实效
时间:2022-02-11 11:26 浏览量:

   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宗教历史悠久,多元宗教兼容,五大宗教俱全。泉州宗教界历来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一大师“念佛不忘救国”的主张,是近代史上爱国爱教的最强音。晋江草庵寺借“百两黄金”支持闽赣边军事行动的故事,被传为宗教界弘扬爱国大义的美谈。近年来,泉州宗教界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注重爱国主义日常教育,丰富爱国主义思想内涵,突出爱国主义感染教育,并将爱国主义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化虚为实、知行合一,创造性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取得新的成效。

  一、注重日常教育,规范爱国主义仪式礼仪 

  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团体举行大型活动和重要仪式时奏唱国歌。宗教团体成立、换届和宗教活动场所举行重要庆典仪式,均将奏唱国歌作为重要环节,以奏唱国歌的固定仪式,将爱国主义教育日常化、程序化。 

  深入推进“国旗”进宗教活动场所,在重要时间举行升国旗仪式。全市886处具备升挂国旗条件的宗教活动场所全部升挂国旗,占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的98%以上。每逢元旦、国庆等重大节日,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宗教活动场所均举行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202044日,泉州开元寺、承天寺、元妙观、清净寺、泉南基督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举行下半旗和默哀三分钟哀悼仪式,以此来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通过升国旗的仪式程序,进一步激发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爱国热情,弘扬爱国精神,增强参与和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结合专项工作,契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20206泉州市宗教活动场所有序恢复开放,全市800多处宗教场所在恢复开放日举办升国旗仪式等形式,并讲好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以此为契机,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充分认识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体现出的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增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丰富思想内涵,做好爱国主义解读传承 

  持续开展中国梦教育。2019年,泉州市宗教界积极开展以“助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020年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日讲好爱国主义教育课,2021年开展“砥砺初心 爱我中华”系列活动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全市性宗教团体发表联合倡议书,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通过举办讲座、交流研讨、撰文征文、讲经讲道、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讲述红色故事等形式开展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在回顾中国革命史和对比国内外疫情防控成效的过程中,更加坚定了宗教界人士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决心和信心 

  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和“四史”学习。近年来,泉州市宗教界注重普及国情教育,广泛开展历史普及教育。仅2021年,泉州市宗教界围绕国情、社情、世情学习教育和 “四史”学习教育,先后举办91000多人次的专题讲座,组织22个团组1080多人次的红色之旅,进行“四史”浸润式学习和体验式教学,不断深化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四史”的感性认识和情感认同,进一步激发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 

  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推动“四进”活动,全市实现“四进”全覆盖的场所达到95%以上。不断强化思想建设。泉州市佛协、市基督教两会等宗教团体定期开展季谈会、会长办公会,学习传达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等重要精神、重大决策指示,确保团体班子成员政治上可靠,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正信正行,始终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以讲经交流、解经、神学思想研讨等方式积极开展宗教教义教规中国化阐释。泉州市佛教协会迄今已举办六届讲经交流,市道教协会已举办四届玄门讲经活动市基督教两会已举办九次神学思想建设活动。 

  三、创新表达方式,注重爱国主义感染教育 

  善用红色资源,根植爱国情感。借助宗教活动场所内红色史迹可观可感的特质,将爱国主义教育寓于润物无声的熏陶之中。如承天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泉州特支重建所在地暨闽中红军游击队北上抗日集中地,现在承天寺内留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泉州市特支所在地及红军北上抗日集中地”石碑(泉州市人民政府树立)。承天寺还重建了弘一法师曾经住过的月台别院,增添了弘一大师蜡像。承天寺僧众与红色史迹相伴,俯仰出入之间深受熏陶,爱国主义情感根植于心。 

  传颂“红色故事”,弘扬爱国精神2021年以来,泉州宗教界积极开展“砥砺初心,爱我中华:泉州宗教领域百年爱国故事”的征集和编纂工作,征集整理出29个宗教界爱国故事。征集和编纂爱国故事的过程,也是宗教界人士接受爱国主义生动教育的过程。他们自觉传承弘扬爱国主义思想,主动传播爱国理念,爱国主义传统得以进一步传承和弘扬 

  举办爱国书画展,抒发爱国深情。近几年来,泉州市佛教协会、泉州市基督教两会分别组织举办“不忘初心爱国爱教”主题书画展、“爱党爱教爱社会主义”主题书画展和“祝福祖国 筑梦海丝”书画摄影展。广大宗教界人士以书画为媒,以翰墨为桥,抒发自身爱国爱教之情。 

  办好“红色展览”,厚植爱国情怀。2021年以来泉州市宗教界积极参与协办福建省宗教爱国故事陶瓷艺术作品展,共组织155名德化陶瓷艺术大师、新秀创作267件作品。借助德化白瓷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载体,将爱国故事寓于瓷器艺术中,以思想与艺术的高度统一,生动讲述爱国故事,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四、服务工作大局,推进爱国主义贡献社会 

  泉州宗教界发扬服务社会、利益人群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主动服务发展和建设大局,将爱国主义传统转化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强大力量。 

  筑梦教育大计。近年来,泉州宗教界积极发挥正能量,捐资助学蔚然成风,给千万贫困学子带去了温暖和希望。形成了“爱在鲤城、情满金秋”传统助学品牌,连续13年来累计捐助1844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508.95万元。泉州大开元寺捐资200万元成立普贤教育基金会,并捐资335万元支持开智小学特殊教育建设。泉州大开元寺慈善公益协会2016年设立安溪县助学精准扶贫教育基金,分三年捐资900万元,用于资助该县中职以上贫困学生。 

  助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起宗教界挂钩帮扶少数民族村的工作机制。2016年,泉州大开元寺捐资1300万元助力精准扶贫工作。2018年以来,全市宗教界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和服务精准扶贫大局,深入开展“泉州宗教齐助力,百家场所帮百村”活动,200多处宗教团体、宗教(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参与帮扶近300个民族村(或贫困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全市宗教界三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9500多万。 

  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泉州市宗教界在全省率先坚决落实“两暂停”(暂停开放宗教活动场所、暂停组织集体宗教活动)。在习近平总书记2020125日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2天后,泉州市894处宗教活动场所和近7000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10平米以上)全部暂停开放。各全市性宗教团体均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全市性宗教团体2020124日发表联合倡议,要求信众“春节期间少去寺观教堂”;23日泉州全市性宗教团体联合发布致疫情期间信众逝者家属的倡议书倡导“丧事简办”。全市宗教界积极筹集善款支援疫情防控工作,筹集资金近2000万元和口罩21.4万个支援抗疫一线,居全省宗教界前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共泉州市委统战部 泉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