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特色资源赋能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时间:2023-09-12 11:04 浏览量:

  泉州市注重发挥本地特色资源优势,用“瓷”说话、以“遗”感化、促“台”对话,积极拓展民族工作新路径,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注入新动能,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用“瓷”说话。德化是中国瓷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陶瓷之都,其瓷以白见长,温润如玉,烧制技艺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1年,泉州市创造性运用德化白瓷讲述福建宗教爱国故事,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年,在9月8日开幕的“福籽同心爱中华”泉州展上,泉州市再次运用德化白瓷,采取“中华民族大团结+陶瓷艺术大师作品”的形式,集7位国家级大师、84位省级大师的122件精美陶瓷艺术作品,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历程、福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展脉络、中华民族闽台一家历史轨迹,以及泉州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系列场景。展出消息一经公布,便收到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的预约观展请求。陶瓷展出地“泉州丝路文化艺术展览馆”挂牌设立“福建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基地”,长效发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成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平台。

  二是以“遗”感化。2021年7月25日,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个世界遗产。泉州市充分乘申遗成功的东风,活化利用世界遗产的教育功能,组织各族群众看开元寺、访德化窑址、走洛阳桥……,让大家在亲近世遗文化中强化“四个自信”,增进对世遗城市的热爱、中华民族的热爱、伟大祖国的热爱。全市各高校和中小学校纷纷将世遗文化教育纳入教学重要内容,泉州华侨职校、泉州农校和晋江华侨职校每年组织1-2期民族班学生开展世遗点研学活动,从而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心中。此外,还利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时机,以及泉州师院民族工作室等民族工作教育基地,展示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各族人民群众、青少年学生零距离参与活动,强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感受体验,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亲切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是促“台”对话。泉州与台湾一水之隔,两地同根同源,祖籍地泉州的台湾同胞达900万之多。泉州充分发挥祖籍地和对台区位、人文等优势,坚持以“情”促融,加强对话,持续开展两岸各民族友好交往活动,着力打造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泉州台商投资区邀请颐和医院、德润产业园等台资企业入驻,举办两岸食品、农产品、雕艺、大学生设计工访、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常态化活动,共话新乡村振兴,共谋发展大计。百崎回族乡发挥民间组织作用,打造“台胞之家”,在元宵、清明、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佳节邀请台湾亲友返乡谒祖,座谈交流,拉紧感情纽带。而金门供水工程“山美水库”的建设更是“两岸一家亲、同饮一江水”的工作典范,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金门的功勋伟业。该工程在两岸各族人民群众无数人共同努力下,历经23年竣工。建成后,每天向金门提供3.4万立方米优质用水,一举解决金门严重缺水问题。金门供水工程“山美水库”可谓两岸各民族血脉相连、彼此扶持的光辉见证,2021年获评“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成为促进两岸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示范教育基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